建立官方網站,邁出企業品牌形象的第一步!

建立官方網站,邁出企業品牌形象的第一步!

有鑑於最近許多產業品牌的企業主們,在看過 從申請政府補助的角度思考;做電商,應該從進駐品牌平台還是自建官網開始? 文章後,都會開始詢問如果在沒有任何電商的基礎下,想要數位轉型或是進軍電商,應該如何開始及取捨?GSQ都會建議參考已經在電商界獲得成功的企業們其共同的電商品牌策略,就是:先進駐品牌平台,讓自家商品先有光環(除了品牌平台的曝光加持外,透過商品的評價留言、公開的累積銷量,來逐漸增加消費者的信心)。等商品品牌被品牌平台的買家記住了,同時在品牌平台的業績逐漸穩定成長了,此時就可以開始把客人往自家的購物功能官方網站或社群裡導流。

所以先進駐品牌平台是進軍電商首要的第一步。然後要進駐哪一個品牌平台呢? 從申請政府補助的角度思考;做電商,應該從進駐品牌平台還是自建官網開始? 文章有提到,如果電商是從零開始的,建議先從流量排名第一的蝦皮購物或商城開始,除了流量最大(客人最多),同時也因為它成本比較低。比起動輒25%起跳外加前扣後扣的購物中心,蝦皮購物是最親民的入門款。

然後回到本篇的重點;建立官方網站,邁出企業品牌形象的第一步!本篇提到的官方網站,是指品牌形象官方網站。而不是具有購物功能的官方網站。差別在哪邊?請從下列說明進行了解。

【品牌形象官方網站

著重於建立及加強企業品牌形象,屬於輔助型的角色。讓對商品有興趣的消費者,可以查到商品品牌的資訊。同時藉由查詢到品牌形象官方網站及相關資訊,可以增加消費者對商品的信心。就像是網路上的名片、型錄。

優點:

1.架站費用相較於購物功能官方網站便宜,等於成本較低。
2.不會有(跟品牌平台)價格強碰的問題。

缺點:

需要透過人工溝通才能完成交易。

適用對象:

1.沒有投放Google、Facebook廣告(導流)人力的企業組織。
2.習慣於實體通路完成交易(自家門市、百貨櫃位、展覽攤位)的企業組織。
3.具備自有品牌,想幫品牌形象加分的企業。
4.剛進軍電商的企業。
5.已進駐品牌平台的企業。

使用時機:

1.當消費者在品牌平台上看到商品,想對商品品牌多做了解做為是否購買商品的依據時。
2.當潛在客戶在門市、百貨櫃位、展覽攤位,拿到名片、DM或其他廣宣品,對商品有興趣,想上網了解這商品、品牌、所屬公司在網路上所有公開的資訊時。
3.遇到習慣用打電話、E-mail議價的消費者。

【購物功能官方網站】

主打1週7天、1天24小時,全年無休接單的網路店面。讓消費者可以透過關鍵字廣告或其他廣告找到購物功能官方網站,直接進行消費。其中會不會導流是關鍵!會導流門庭若市,不會導流就門可羅雀。(台語叫做門清)

優點:

1.可以擁有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做為分析。
2.有機會可以透過促銷,讓已消費過的消費者進行回購。

缺點:

1.架站費用相較於品牌形象官方網站昂貴,成本較高。
2.商品的收入,會先由金流公司代收,無法立刻收到款項。
3.必須要藉由投放廣告來導流。

適用對象:

1.會導流或具備會導流人力的企業組織。
2.在品牌平台已經經營到有穩定的業績。
3.對於電腦軟硬體、網路金物流有概念或具備相關知識人力的企業組織。

因為目前接觸到的企業主們都是從製造廠、自有產業品牌的背景。他們有登記公司、註冊商標、不但在產品包裝上相當的講究,名片、DM都是應有盡有。然而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盲點,就是一旦上網查詢,都會找不到他們的品牌形象官方網站或是相關資料。

如果這個時候換做自己是消費者,在網路上找到想要購買的商品,如果商品的品牌度不高,那下一步就會很自然地想找商品的相關資訊、開箱口碑來驗證商品的品質。但如果連最基本的品牌形象官方網站都沒有,那這個時候心裡應該只會產生負面的觀感,進而取消購買的想法。

上面的例子說的比較粗淺,但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第二個結論就是如果是想進電商的產業品牌。最理想的入場模式就是進駐品牌平台賣場+建立一個品牌形象官網。尤其網路世界的第一印象就是眼見為憑,包裝不但重要,更是最基本的基石。

建立官方網站,邁出企業品牌形象的第一步!

Scroll to Top